
世界衛生組織 (2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出版之《全球地圖 —— 傳統、補充及替代醫療》統計了全球除了西醫之外的醫療,結果顯示:
1. 順勢療法是除西醫之外,全球最大的醫療體系。
2. 愈富有的國家,順勢療法的普及度愈高。
《世界衛生組織2014-2023年傳統醫學戰略》(16)
由於歷史悠久,正如中醫被視為中國的傳統醫學一樣,順勢療法就是歐美及印度等國之傳統醫學。
此《戰略》支持會員國掌握及利用傳統和補充/替代醫學對健康、福祉和以人為本之衛生保健的潛在貢獻,鼓勵會員國通過監管其產品、實踐和技術服務提供者,促進安全和有效地使用此醫學。
《戰略》中3.4.1提及「傳統醫學和補充/替代醫學結合的不同階段」時,則舉了瑞士的例子。「在其他許多國家,傳統和補充/替代醫學被部分納入國家衛生系統。瑞士成為歐洲第一個把傳統和補充醫學納入其衛生系統的國家。」
「在瑞士,1990年以後傳統和補充醫學的平均使用率為49%。在1998年,聯邦家庭事務部決定,從1999年到2005年,五種補充療法——人智醫學、順勢療法、神經療法、植物治療法和中醫藥,被強制性的衛生保健規劃 (KLV) 覆蓋,前提是由獲得補充/替代醫學證書的醫生提供服務。
同時,瑞士政府也設立了一個評價補充/替代醫學的綜合規劃 (PEK) 以便確認其作用和有效性。該規劃在瑞士醫療系統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根據該規劃的評價結果,補充/替代醫學技術服務提供者可在其實踐的性質、地點和技術資源方面區別於提供常規衛生保健的醫生。
在2009年,該國67%以上的投票表決者同意對補充/替代醫學採用新的憲法條例,因此補充/替代療法更被納入向所有瑞士公民開放的基本健康保險制度。」
Ref: WHO traditional medicine strategy 2014-202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瑞士「衛生技術評估」(HTA) (14)
瑞士政府已於2011年出版了一份「衛生技術評估」(HTA),由瑞士衛生部官員委任專家仔細檢討研究順勢療法於國內的治療成果,其題目為《醫療系統中的順勢療法——有效性、適用性、安全性及醫療成本》。
報告中詳細對順勢療法於瑞士醫療系統中的表現作出分析,肯定了順勢療法多年來的價值,大大填補了傳統西醫的不足。報告的總結說:有足夠臨床數據證明順勢療法的有效性,專業及適當的順勢療法是安全的。
《傳統醫學戰略:2025-2034》(16)(目前草案)(12)
(chrome-extension://efaidnbmnnnibpcajpcglclefindmkaj/https://cdn.who.int/media/docs/default-source/tci/draft-traditional-medicine-strategy-2025-2034.pdf?sfvrsn=dd350962_1)
世界衛生組織對 傳統補充綜合醫學 (TCIM) 的授權和支持 (14)
2014 年,第 67 届世界衛生大會 (WHA) 通過了關於傳統醫學 (TM) 的 WHA67.18 號決議,該決議要求總幹事促進成員國實施《世界衛生組織 傳統醫學戰略:2014-2023》。
世界衛生組織根據世界衛生大會的授權,一直持續支持傳統醫學 (TM)、傳統和補充醫學 (T&CM) 和 傳統補充綜合醫學 (TCIM),以實施傳統醫學戰略。根據世界衛生大會第 67 次决定 WHA76(20),製定 2025-2034 年期間新的全球傳統醫學戰略。
願景 (14)
為了所有年齡人士的健康和福祉,普及提供安全、有效、以人為本的傳統、補充、綜合醫學。
目標 (14)
通過跨部門協調,讓傳統補充綜合醫學 (TCIM) 對個人和社會發揮最大的健康和福祉貢獻,普及全民健康覆蓋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透過加強證據基礎、提供適當的監管機制,以及將 T&CM 納入國家衛生服務和系統,增強 TCIM 團體的參與度。
對健康和福祉的貢獻 (14)
TCIM 系統為促進人類、動物、植物和環境的健康提供了寶貴的觀點策略。他們的整全方法包括肉體、精神、靈性和社會層面,可能有助於:
-
人民健康的自我復原能力: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和預防措施,提升身體自我調節和自我修復的能力;
-
環境可持續性發展:將生態觀點納入醫療保健,宣導資源節約和負責任地使用天然藥物;
-
跨部門應用:善用 T&CM 原則可解决更廣泛的公共衛生問題,如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傳統及補充醫藥製劑的安全和品質、精神健康和社會福祉。
策略目標 (14)
-
優化 TCIM的跨領域價值,並透過包容性的方法增強社區能力:將TCIM納入跨領域的健康政策和行動計畫之中。
-
強化TCIM的實證基礎:探索最合適的研究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 TCIM技術。
-
通過適當的監管機制,支持提供優質和安全的TCIM:建立或加強適當的監管機制,以促進道德和安全的 TCIM實踐。
-
將 T&CM納入健康系統,以支持實現全民健康涵蓋的目標:確立 T&CM為醫療服務和居家照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將其納入國家醫療框架、政策和計劃中。
順勢療法全球發展 (20)
中國
在2024年9月順勢療法正式成為傳統和補充醫學國際標準化聯盟成員 (22)
秉承世界衛生組織促進全球傳統與補充醫學 (T&CM) 發展的宗旨,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院於 2017 年及2019 年分別舉辦了首屆和第二屆世界傳統醫學上海論壇。
上海論壇中,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傳統醫學專家分享了各種傳統與補充醫學的歷史和現狀,並探討了傳統醫學面臨的挑戰和未來的發展。
經過兩年多的籌備,《世界傳統醫學的歷史、現狀與未來》一書於 2023 年出版。該書包括:阿育吠陀、整脊療法、歐洲傳統草藥醫學、古希臘-阿拉伯伊斯蘭傳統草藥醫學、順勢療法、日本漢方醫學、韓醫學、中醫和泰醫等內容,所有這些部分均由相關傳統與補充醫學領域的資深專家編輯。
2023 年 12 月,上海中醫藥大學舉辦了「2023 世界傳統醫學上海論壇」,並與各傳統與補充醫學專家聯合發佈了《世界傳統與補充醫學在國際標準化領域的合作與發展 — 上海倡議》聯合宣言,旨在加強傳統與補充醫學系統在國際標準化領域的合作。
制定國際標準是加強世界傳統與補充醫學品質及安全控制的重要手段,此外,在全球範圍內建立更加統一的世界傳統與補充醫學標準體系,將提高傳統與補充醫學品質,促進傳統與補充醫學體系的發展。
根據 《上海倡議 》原則成立的傳統與補充醫學國際標準化聯盟囊括了全球主要的傳統與補充醫學體系。
《上海倡議》之重點如下:(16)
以國際標準化引領傳統和補充醫學 (T&CM) 的高品質發展。我們鼓勵務實和深化T&CM領域的國際合作,共同推動T&CM的理論和臨床標準化研究。通過建立國際標準和規範,促進T&CM的國際貿易並推動T&CM進入國民醫療保健體系。
進一步研究和總結T&CM經驗和成果。我們尊重並珍視T&CM體系的多樣性和多元性。我們宣導在保護和傳承T&CM的基礎上,用傳統的和現代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和總結T&CM的經驗和成果,共同推動T&CM在國際標準化領域中的發展與創新。
構建適合T&CM自身特點的國際標準體系。借鑒相關國際組織的標準化工作經驗,結合T&CM的特性,構建一個針對T&CM自身特點的國際標準體系,評估其品質、安全性和療效。發展和完善適合於T&CM的方法學,以提高T&CM的證據基礎。通過建立統一的標準和規範,促進T&CM資源和資料的融通共用。
標準化是立法管理的基石 (24)
立法管理是標準實行的保障 (24)
上海中醫藥大學設立傳統與補充醫學國際標準化聯盟 (22)
在 2024 年 9 月 11至13 日舉行的第一次順勢療法國際標準化研討會上,中國香港順勢療法醫學會會長杜家麟教授邀請了來自不同國際組織的專家參與因應《上海倡議》而設立的傳統與補充醫學國際標準化聯盟。受邀演講的嘉賓來自 7 個不同的國家,包括荷蘭、法國、英國、保加利亞、南非、哥倫比亞和印度。研討會廣泛討論了順勢療法核心原則的定義、順勢療法的教育和研究標準。
會議由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所所長沈遠東教授的開幕致辭正式展開,其後順勢療法專家緊接著介紹和解釋順勢療法的各項原則,包括健康和疾病的定義、治療是一個動態過程、在健康受試者身上進行的順勢療法試驗、相似原則、製備順勢療法藥物的加能作用、使用最小劑量的重要性等。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所所長沈遠東教授為會議致開幕辭
此外,順勢療法專家還概述了順勢療法教育計畫的國際準則,包括 LMHI、ECH、ICH、ECCH 的協調準則以及歐洲 CEN 準則。會議還討論了這些準則目前在各大洲的應用情況。
總裁杜家麟教授邀請了來自不同國際組織的專家參與因應“上海倡議”而設立的傳統與補充醫學國際標準化聯盟
順勢療法專家委員會從上海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院專家的經驗中學到了很多,尤其是在制定 ICD-11 中醫藥章節方面的寶貴經驗,這對傳統與補充醫療體系來說確是開闢天地之舉。
上海市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院鄭林贇院長以世衛的中醫藥標準為例,向多國的順勢療法專家概述中醫藥的國際標準發展;國際標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 (ISO/TC 249) 秘書長桑珍博士則以ISO 中醫藥標準化之路為題,向順勢療法專家分享多年的 ISO 工作經驗。
中醫專家組和順勢療法專家組一致認為,順勢療法是全球重要的傳統與補充醫療體系,在維護健康、診斷和治療疾病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順勢療法在世界七大洲都有應用,對順勢療法服務的需求也在持續增長。通過在聯盟中建立順勢療法的標準和規範,可以促進這一傳統與補充醫療系統的使用和整合。
上海市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院鄭林贇院長以世衛的中醫藥標準為例,向多國的順勢療法專家概述中醫藥的國際標準發展
國際標準組織 / 中醫藥技術委員會 (ISO/TC 249) 秘書長桑珍博士則以ISO 中醫藥標準化之路為題,向順勢療法專家分享多年的 ISO 工作經驗
傳統和補充醫學國際標準化聯盟 - 順勢療法專家委員會 (16)
杜家麟教授在首屆順勢療法國際標準化研討會後,在聯盟下成立了順勢療法專家委員會。第一屆的委員會成員包括:
主席(14):杜家麟(國際順勢療法評議會 (ICH))
香港順勢療法醫學會 —— 會長
澳門順勢療法醫學會 —— 會長
英國順勢療法醫學院 (School of Homeopathy) —— 順勢療法醫學教授
英國順勢療法專科學院 (Faculty of Homeopathy) ── 終生榮譽院士
廣東省運動科學研究所 — 專家庫 —— 推薦學者
香港國際經貿合作協會 — 大健康產業委員會 —— 聯合主席
召集人(14):霍琬瑩(順勢療法醫學國際聯盟 (LMHI))
順勢療法醫學國際聯盟(LMHI)—— 中國副主席
香港順勢療法醫學會 —— 科研顧問
英國順勢療法醫學院 —— 課程導師
CCRH — 印度順勢療法研究期刊 —— 編輯委員會顧問
Clificol —— 科學委員會顧問
國際協調員(14):Robbert van Haselen(國際綜合醫學研究所)
國際整合醫學研究所 (INTMEDI) ——主任
世界整合醫學論壇 —— 主任
美國順勢療法藥典 (Homeopathic Pharmacopoeia of the United States) — 臨床資料委員會 —— 主席
「全球傳統、補充和綜合醫療宣言」(TCIH) —— 理事會成員。
委員會成員(14):
Alex Tournier(順勢療法研究院 (HRI) )
英國順勢療法研究院 (Homeopathy Research Institute, HRI) —— 院長
Ashley Ross(順勢療法醫學國際聯盟 (LMHI) )
順勢療法醫學國際聯盟 (LMHI) —— 研究秘書
南非德班科技大學 (Durb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UT) — 健康科學學院 —— 副教授兼前臨時執行院長
Blanca Juliet Rincón Rector(哥倫比亞路易斯派斯大學)
哥倫比亞路易斯.帕茲基金會大學 (Principal of The Luis G. Paez University, UNIPAEZ) —— 校長
Dora Pachova(歐洲順勢療法委員會 (ECH) )
歐洲順勢療法委員會 (ECH) —— 教育協調員
順勢療法醫學國際聯盟 (LMHI) —— 保加利亞國家副主席
Mani Norland(英國順勢療法醫學院 (SOH) )
英國順勢療法學院 —— 校長
4Homepathy(英國 11 個順勢療法組織的聯合小組)—— 創始成員和主席
Marcela Muñoz (哥倫比亞路易斯派斯大學)
哥倫比亞路易斯·G·帕埃斯大學 —— 學術與研究院院長
Rachel Roberts(順勢療法研究院 (HRI) )
英國順勢療法研究院 —— 首席執行官
Raj Manchanda(順勢療法醫學國際聯盟 (LMHI) )
印度政府 印度標準局 Ayush 部(傳統及替代醫療部) —— 順勢療法分部委員會主席
印度 新德里 尼赫魯順勢醫學院和醫院 —— 高級行政首席醫療官